重大工程谋定国之重剑-国研智库·万祥军:重大工程管理发展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在济南开幕,谋定研究:对话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围绕“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发展”主题,分享最新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共谋未来发展。
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在济南开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说:“参会院士之多和专家学者行业之广创历史纪录。”这是一次规格最高、具有权威性的高端对话。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承办。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出席主论坛开幕式并讲话,山东省和济南市领导王忠林、凌文、孙述涛,山东省直和济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开幕式,山东省委、省长龚正在济南会见了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等出席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的重要嘉宾。
刘家义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国家对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牢记嘱托,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增创山东发展新优势,培厚创新驱动肥沃土壤,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高端前沿产业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各位院士代表着行业领域的最高权威,是助力山东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刘家义说:期待大家在此次论坛上积极交流研讨,凝聚共识、创新理念,为工程科技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战略支持。我们将以一流的载体平台助力科技创新,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护佑科技合作,以完备的政策体系支持创新创业,以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科技人才。山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与我们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创新创业,共创科技辉煌。
李晓红指出,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对举办本届论坛寄予很大期望,本届论坛也是中国工程院与山东省携手合作、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当前,系统工程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中国的一项项重大工程令世界瞩目。它们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记录着中国工程科技与管理的发展足迹。站在发展的维度看,经济社会进步需要重大工程,更需要工程管理科学支撑。
“放眼知识的长河,科学管理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完善,需要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支撑。放眼世界,全球工程管理理论与重大工程实践需要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工程院将矢志不移贯彻落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面向世界大力推动工程管理创新,推进工程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李晓红说。
开幕式后举行了主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理事长孔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作主题报告。
“重大工程作为国之重剑,是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变革与政治变迁,全球重大工程管理主体多元化、组织复杂化、目标多样化发展,亟需构建前沿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科学决策工程管理问题、创新工程管理组织模式与协调机制以揭示工程管理新特征、新规律、新趋势,实现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说:“本次论坛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瞄准重大工程管理前沿问题,紧盯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发展趋势,系统开展重大工程支撑强国建设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大工程、制造业转型升级、地下工程前沿、绿色智能交通工程、智慧城市建设、重大工程与新材料应用等研究,充分借鉴学科交叉融合,为重大工程研究领域创新发展。
顶尖人才谋定研究启智慧碰撞
论坛采取5场主题报告会和5场平行分论坛的“5+5”模式,学界与产业界跨界对话,其中包括“中国交通强国”推动者、阿里云创始人、“空间站”设计者、德国“工业4.0之父”、中国杰出制造专家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说:“最强大脑”齐聚泉城“探视工程科技与工程管理未来,思想碰撞的火花“点燃”济南之冬——为全球重大工程实践提供中国智慧。”
论坛设置了实地考察、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主题报告会、闭幕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论坛的除高层次人才阵容外,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分别会见了出席论坛的重要嘉宾,副省长凌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等参加了论坛相关活动。 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技术大咖、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他们瞄准全球工程科技管理难题,展开精彩的学术交流,在与世界对话中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这是一次“筹谋已久”的交心交流。还有40分钟,济南西站的高铁就要发车了,一位参会的院士意犹未尽,坚持听完开幕式后所有专家的报告会。这位院士临走前对他的责任联系人高度评价说:“此次来济南接送都非常到位,让我感觉像回家一样,温馨且安心。下次来济南,我们再见。”
济南市工信局副局长杨福涛向记者介绍说:“此次论坛我们刻意减少志愿者的人数,取而代之的是市直部门、区县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建立责任联系人与院士专家一对一精准对接的模式,同时建立院士资源库,为今后咱们政府部门、项目企业联系院士、专家建立长期沟通渠道。”
据了解,通过此次对接,济南市7家市直部门、3个区县、5家平台、5家企业与52名院士、专家学者建立一对一精准对接。今后,他们将成为院士、专家学者在济南的长期联系人。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山东、济南对此次论坛举办的珍视,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发展的高度重视。
发布《济南共识》推动济南智慧城市成“中国样板”。作为本次论坛重要成果,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发布了《济南共识》。他表示,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核心使命是支撑强国建设战略,迫切需要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加快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
“智慧城市建设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何继善说,推进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拓展提升,打造“中国样板、世界样本”,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何继善介绍,瞄准地下工程前沿是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现实要求;建设绿色智能交通是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关键任务;支持把济南打造成为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示范高地。胡文瑞说:“这些共识必将极大助推中国重大工程及工程管理创新进一步发展。”
采用5G技术直播观众达1.83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论坛创造了论坛报道的新纪录,收看论坛的受众达1.83亿人次。其中,山东大学等5个分会场参会代表6837人,泉城广场现场观看6500余人次,开幕式直播实时收看总人次达到766184人次。
山东副省长凌文在论坛闭幕式上说:“这是一次影响大、覆盖广的论坛。”为能让更多人尽享学术盛会,此次论坛采用济南移动5G技术通过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媒体,对主会场实况进行全程在线直播,并利用5G网络将现场实况转播到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等驻济高校。与此同时,现场盛况也通过5G网络实时转播至泉城广场大屏幕,让更多人尽享盛会。
论坛的举办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并报道,该条新闻报道在12月21日的国内联播快讯中播放时长25秒。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胡文瑞的盛赞:“可以说级别之高、规模之大、人气之旺,实属难得一见。”不仅如此,此次论坛收到中英文论文194篇,论坛论文集筛选收录了167篇。
院士、专家盛赞“论坛效果前所未有”。论坛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学术交流充分热烈,精彩纷呈、成果丰硕。其间,主会场与分论坛座无虚席、人满爆棚,没有频繁走动,没有手机铃声,听众聆听报告专注,渴求知识的眼神比比皆是。热烈的氛围、良好的效果,源自这座求新求变的城市对人才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
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在会见出席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外籍专家学者时表示,当前,济南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处于走在前列、迈向“万亿俱乐部”的窗口期,非常需要各位院士、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济南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大家在更多领域、更广空间实现深度合作。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推动互利共赢。
山东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闭幕式上说:“此次论坛的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播放新闻,爱济南等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泉城广场大屏幕现场直播,开通‘中国工程管理论坛’官方网站,活动影响力之大让人振奋。同时,论坛的举办为省会的建设发展带来极大启示,进一步提升了魅力泉城的气质和品质。”
对此次论坛的举办,胡文瑞坦言:“本届论坛比第12届‘深圳智慧城市’论坛更胜一筹,相比前11次论坛,效果前所未有。说明济南是一座具有活力的城市。”胡文瑞说,本届论坛是在世界工程管理实践与理论大变革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作为世界工程建设大国,在重大工程“一流实践”基础上,中国理应探索形成重大工程“一流学术”成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此次论坛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选择围绕“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追踪国际前沿问题,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国界的学术研讨,搭建工程科技交流平台以及国内外学者沟通交流的桥梁,不仅有利于助推我国重大工程与工程管理领域持续深入研究,也有利于为全球工程管理理论与重大工程实践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论坛大幕虽然已徐徐落下,但在济南期间因为强烈共鸣而产生的“美妙回响”仍将“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参观考察6家重点企业和项目
作为本届论坛系列活动之一,20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会嘉宾等100余人分两条线路,重点参观考察了济南市6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其中很多项目体现了智慧济南、智造济南。
第一条线路院士们和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齐鲁制药产业园,这是齐鲁制药投资金额最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自动化程度和工艺水平最先进的复合型项目。院士们对齐鲁制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搞创新表示赞赏。
随后,一行人来到唐冶氢能公交车场,10辆氢燃料公交车投入K115路示范运行,载客80-90人/辆,续驶里程约300公里。看到这里的氢能公交车产物仅为电、热和水蒸气,运行平稳,无振动和噪音,院士们表示,济南在氢能应用推广方面下功夫了。
最后大家来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超级计算机被称为“国之重器”,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今年,借超算科技园助力,与超算平台联动,济南在大平台、大项目、国际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第二条线路院士们和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中国重汽,这里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今年前10个月,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重汽集团销售整车23.44万辆,实现营业收入914.9亿元,利润总额47.7亿元,保持了高质量健康发展。院士们纷纷表示,中国重汽能有今天,离不开不间断地创新。
随后,院士们来到浪潮集团云计算创新中心。目前,浪潮服务器销量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浪潮存储连续14年蝉联国有品牌销量第一,浪潮集团管理软件连续16年市场占有率第一。院士们表示,还是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在关键技术等方面寻求更大突破。
最后,一行人来到济南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该中心是集城市运行管理、政务参观体验、部门协调联动、城市预测仿真、现场应急指挥和重大活动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平战结合的物理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的大脑。院士们了解其综合呈现能力、协同联动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后表示,希望济南打造出“智慧泉城”的城市新名片。(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彪)
重大工程谋定国之重剑-国研智库·万祥军:重大工程管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