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世界粮食日纪念举行活动-万祥军 | 联合国粮农组织
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世界粮食日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全球的目光聚焦于粮食安全这一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议题。2024年的世界粮食日,以“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不仅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现状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展望。
在这个背景下,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作为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前台,引领着全球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本文将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的视角,深入探讨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中的角色与贡献,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2024年10月16日,罗马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天在罗马总部隆重举行2024年世界粮食日全球活动揭幕仪式,呼吁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精诚团结、携手并进,共同构建健康、营养、可负担的膳食体系新格局,尊重每个人享有品类多样、营养丰富食品的基本权利。
1945年的今天,粮农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一年一度的“世界粮食日”活动正是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2024年还恰逢国际社会通过《支持在国家粮食安全范围内逐步实现充足食物权的自愿准则》20周年。屈冬玉总干事出席全球仪式开幕式并强调,食物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今年选定“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作为世界粮食日主题,可谓恰逢其时。
他向国际社会发出行动号召,呼吁各国“携手共进,努力构建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夯实全球粮食安全根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明,在全球紧张局势、冲突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的时刻,必须努力让所有人获得充足的食物。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屈冬玉开幕致辞中强调,食物是一项基本人权。然而,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仍有约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我呼吁所有人重申承诺,建立更高效、更包容、更具韧性和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系统以滋养世界。我们要知道,没有和平就没有粮食安全,和平是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获得食物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视频致辞指出:“全世界有数十亿男女老少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现实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不已” 。他表示,实现零饥饿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粮食体系亟需落实深刻而全面的转型”,朝着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粮农组织营养问题特别亲善大使、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梵蒂冈驻粮农组织特别代表代教皇方济各,意大利农业、粮食主权和林业部长洛洛布里吉达,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副总裁穆克希马纳,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议会国务秘书奥菲莉娅·尼克,美国常驻罗马联合国机构代表普雷斯科特大使在活动中作了重要讲话。
围绕今年的世界粮食日主题,从14日到18日的世界粮食周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还举办了世界粮食论坛、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倒计时展览、青少年世界粮食周导览等活动。与此同时全球各地还将举行数百场各类活动,呼吁各方积极采取行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经济状况的重任。其宗旨不仅在于保障人类免于饥饿,更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世界粮食日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它更是一个行动日,一个呼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时刻。在今年的世界粮食周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世界粮食论坛、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倒计时展览、青少年世界粮食周导览等,旨在提高公众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的努力,更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
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驻华代表,文康农(Carlos Watson)在世界粮食日纪念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4年加入联合国粮农组织以来,文康农一直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消除饥饿。他强调,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领域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
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通过扩大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粮食安全理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是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自2009年正式设立以来,该基金已累计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1.3亿美元,进入了第三期实施阶段。
在这一框架下,中国派遣了大量农业技术专家前往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实地教学、分享知识、技术和经验。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受援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更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中国还通过创新南南合作模式,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基于团结、平等、独立等原则的新模式、新方法,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感和大国担当,更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例如,在过去十余年间,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计划累计派遣了250多名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前往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实地教学。这些专家不仅传授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效率,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动下,全球各国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面对依然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仍有约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这一数字不仅令人震惊,更提醒我们粮食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各国应加强政策沟通、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推动构建更加高效、包容、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农业粮食系统。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加强气候适应性和韧性建设,确保农业生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在这个过程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各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更具备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智慧。未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粮食安全的持续改善和发展。
总之,粮安天下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在世界粮食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措施,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多样、营养、经济实惠、安全且可持续的食物。
这不仅是对当前世代的承诺,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承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繁荣和可持续的世界。
在庆祝活动上,粮农组织还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签署谅解备忘录。在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下,粮农组织与东道国意大利将在未来一年合作建设FAO粮食农业博物馆及网络。ICCROM将成该网络首个正式成员。
FAO粮食农业博物馆及网络将于2025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正式开馆,隆重纪念粮农组织80周年华诞,并将作为永久展览和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青少年世界粮食日学校大会将于10月17日举行,灵活运用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趣味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影响青年采取自发行动。
这些活动构成本周第四届世界粮食论坛框架下全球青年论坛、粮农组织科学与创新论坛和粮农组织“手拉手”投资论坛三大旗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世界粮食论坛还将举办全球家庭农业论坛、《全球农业水资源短缺框架》罗马高级别水对话和土著人民粮食体系全球中心系列活动。
世界粮食周系列活动在罗马热烈展开之时,世界各地也在同步举办数百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以50多种语言向世人发出响亮呼吁,以自身行动践行“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延伸阅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概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成立日期】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简称“粮农组织”,属联合国专门机构。1980年,联合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79年决议,决定从1981年起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宗旨】提高各国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所有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消除饥饿和贫困。
【成员】截至2013年10月,共有194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洲联盟)和有2个准成员(法罗群岛、托克劳群岛)。
【主要负责人】总干事何塞·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JoseGrazianoDaSilva,巴西、意大利双重国籍),任期至2015年7月31日。
【总部】意大利罗马。网址:http://www.fao.org/。
【出版物】年度报告《粮农状况》(StateofFoodandAgriculture),以及各种专业年鉴和杂志。
【组织机构】(1)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世界粮农状况,研究重大国际粮农问题,选举、任命总干事,选举理事会成员国和理事会独立主席,批准接纳新成员,批准工作计划和预算,修改章程和规则等;每两年举行一次,全体成员国参加。
(2)理事会:隶属于大会,在大会休会期间在大会赋予的权利范围内处理和决定有关问题;由大会按地区分配原则选出的49个成员国组成,任期三年,可连任,每年改选1/3;在大会两届例会期间至少举行4次会议。
(3)秘书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大会和理事会有关决议,处理日常工作。负责人是总干事,由大会选出,任期4年,在大会和理事会的监督下领导秘书处工作。秘书处下设农业与消费者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林业渔业及水产养殖、综合服务、人力资源及财政、自然资源管理及环境、技术合作等8个部,在亚太、非洲、拉美及加勒比、近东、欧洲5个区域设有办事处,另设有11个次区域办事处、5个联络处和74个国家代表处。
【资金来源】成员国缴纳会费和自愿捐款。
【主要活动】作为世界粮农领域的信息中心,搜集和传播世界粮农生产、贸易和技术信息,促进食成员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帮助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向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国家提供农业政策支持和咨询服务;商讨国际粮农领域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关国际行为准则和法规。
1996年,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了首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主要讨论消除全球饥饿等问题。2002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五年回顾会议在罗马举行,通过了题为“反饥饿国际联盟”的宣言。2009年,世界粮食安全峰会在罗马召开,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峰会宣言》。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是粮农组织创始成员国之一,1973年恢复在该组织席位以来,一直是理事会成员国,合作良好。粮农组织积极支持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1978年至今,粮农组织在华实施了200多个援助项目,援助总额达6000多万美元。
中国积极履行成员国义务,广泛参与和支持粮农组织活动。中国向粮农组织缴纳的会费分摊额在成员国中排第六位。中国积极参与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上宣布向粮农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设立特别信托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和活动。
粮农组织时任总干事迪乌夫于1998年向江泽民主席颁发“农民奖章”,达席尔瓦总干事于2012年向温家宝总理颁发“农民奖章”,以表彰中国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2009年至2011年,何昌垂任副总干事,是在粮农组织成立以来首位担任该职的中国人。
【驻华代表机构】粮农组织于1983年1月在北京设立驻华代表处。现任代表是珀西·米斯卡,(PercyMisika,纳米比亚人)。办公地址:北京建国门外建外外交公寓4号楼2单元151/152号。
粮安天下·世界粮食日纪念举行活动-万祥军 | 联合国粮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