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中国新闻・
环球国际・
法制法律   军事国防・
经济和信息化
媒体传媒   记者采编・
  • 企业商道
  • 新闻采编
  • 新闻推荐
  • 阅读排行
 
 

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建设启用 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

新闻中国采编·中国新闻采编网  企业日报·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网 国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国粮种芯· 科特派研学院 国稻种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 万赢信采编:

前不久,由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内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在北京市朝阳区正式启用,国际动物学会等8家首批国际科技组织入驻。“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的建设和启用,有助于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进步同频共振,推动中国科技工作者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国际科技组织是以从事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性社会组织,汇聚了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是国际技术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全球科技创新议题的设置者,也是大科学计划的发起和组织者。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科技组织的数量大幅增长,并在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资源流动、推动各国开展创新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参与或发起各类国际科技组织,在国际重要科技组织中兼职、任职,参与、倡导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创新改革进程,贡献智慧和思路。例如,成立于2005年的地球观测组织,中国是创始国之一,该科技组织目前已成为对地观测领域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

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是发挥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作用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当前,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国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科学家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更多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并任职履职,不断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

与此同时,还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

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需要进一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要加强对参与国际科技组织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人员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如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后备人才的推选和培育。要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大力支持和推动在中国建立国际科技组织,聚焦前沿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运用国际规则,吸引国际同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通过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国将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建设启用 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鲁ICP备19014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