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动合作-国研智库·万祥军:谋定中国老挝经贸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2019年1月18日,由西双版纳商务局及老挝乌多姆塞省共同举办的首届老挝·中国边境贸易交流会在老挝乌多姆塞省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为增进中老两国友谊,加强两国经贸合作,以及给跨国投资提供优质交流平台,此次交流会的举办更是促进了老挝乌多姆塞省和中国西双版纳的边境合作。
老挝·中国
边境贸易交流会在老挝乌多姆塞省顺利举行
老挝乌多姆塞省经济副省长宋吉-班牙萨(英文名Mr. Somchid Panyasack)带领老挝乌多姆塞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优秀企业参加。中方参会代表有: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副局长罗金伟,西双版纳州商务局促进会秘书长李松,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山东谋定经信研究研究中心主任黄剑,深圳全球蜂集团代表欧蓉,云南特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丰,西双版纳四川商会会长兼西双版纳星星祥龙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舒涛,云南速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西双版纳锐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云,重整集团董事长李玉庭、国臻堂中医药股份总经理吴帅清、出席了会议。
参加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红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平,云南省江苏商会副会长姚红如,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王正凯,贵州百里杜鹃金坡商砼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袁诗兵,西双版纳引力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斐,贵州省黔西南州森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正峰,西双版纳人为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知,西双版纳浩雪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发先,西双版纳腾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金刚等中老两国优秀企业共100余家。
乌多姆赛省经济副省长宋吉-班牙萨在开幕式上表示,今后每年都会举办边境贸易会,让更多来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交换,贸易,投资,文化交流。欢迎更多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为双方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澜沧江—湄公河把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老挝作为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家,正在实施‘陆锁国为陆通国’ 战略。”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主题为《谋定研究中国老挝经贸“一带一路”推动合作》主旨演讲中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投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近些年来,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批有实力的中资企业先后走进老挝,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矿产、基建、农林、房地产、园区开发等,投资方式渐呈多样化。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说:“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使两国共同发展的命运更紧密结合在一起。中老铁路、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地面站等中老合作重大项目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切实利益。日益密切的中老经贸往来带动了老挝经济增长。
在此次老挝·中国边境贸易商品交流会上,作为进入老挝投资的优秀企业代表:云南特领投资有限公司与老挝乌多姆塞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项目主要针对老挝乌多姆塞省文旅温泉项目以及老挝乌多姆塞省达达莱瀑布。据中方公司负责人欧蓉介绍,双方签署协议之后,将会启动两个项目,届时老挝的旅游,经济,就业等问题将会得到飞速发展,进入老挝投资也将给中方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隶属于中军军弘集团旗下的老挝国营安保公司“海卫队”在乌多姆塞省享有盛誉,主要负责人姜丰介绍,“公司为配合建立强大的海外安保体系,老挝国营安保公司海卫队已报驻外中国大使馆,近年来,多次为到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人生财产安全保障。为更便宜开展工作,安保团队雇佣了大量的老挝当地人,当地人通过安保专家的系统培训上岗后,大部分人员现已成为专业的人才,如今老挝“海卫队”已能实实在在的为前来老挝投资的企业服务,望来投资的中资企业家们放心大胆的到老挝来,“海卫队”将提供认真,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你们的到来保驾护航。”
图示:老挝国营安保公司乌多姆塞省分公司海卫队负责人崔卫东。
谋定研究
中国老挝经贸“一带一路”推动合作
“中方高度重视与老方开展民生领域合作。”万祥军在主题为《谋定研究中国老挝经贸“一带一路”推动合作》主旨演讲中表示,曾经在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理事长许宁宁的交流中许宁宁明确,中方将帮助老方改造玛霍索医院和新建或扩建10所学校,已经建成的琅勃拉邦医院、乌多姆赛职业学校。农业示范园和利用优惠贷款实施的多个水利灌溉项目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老挝大米对华出口逐年增加,老挝农民通过种植橡胶、水稻和玉米增加了收入,面对老挝2013年登革热疫情、2015年和2016年北部蝗虫灾害爆发,中国提供紧急援助。
回顾2017年7月6日,老中经贸合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在万象市举行,中老双方称将加强彼此经贸与科技合作。老挝工贸部长称,2016年双边贸易额达23.4亿美元,其中老挝向中国出口13.5亿美元,中国向老挝出口9.9亿美元。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40%,老挝大米向中国出口占农产品贸易的19.4%,这成为农业的第二大出口产品。目前,中国为老挝最大外资来源国,在765个项目中投资达70亿美元,涵盖矿业、水电、农业和服务业。
当时,中国驻老挝临时代办使馆赵承刚说,双方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也卓有成效,中方每年为老挝提供的培训名额超过1000人次,涉及农业、铁路、医疗、司法、海关、检验检疫、贸易便利化和文化等领域。双方还开展了国家文化中心技术合作、交响乐团技术合作和国家电视台三频道改造技术合作。赵承刚指出:“中老经贸工作的巨大发展离不开中老合作委员会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离不开双方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万祥军说:“老挝正积极稳妥地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战略对接。老中经贸合作委员会主席、老挝工贸部部长开玛妮·奔舍那对媒体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包括老挝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老挝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开玛妮说,近年来,老中两国高层往来频繁,有力推动了双边合作。目前,中国是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老中经贸合作促进了老挝发展。此外,中国支持老挝减贫事业,帮助改善偏远地区民众生活水平,援建学校和医院。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更加频繁,老挝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前来旅游。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老挝进行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首访,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对于夯实中老两国传统友谊,规划发展战略蓝图,深化务实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8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老挝外长沙伦赛会谈。王毅表示,中老关系已确立打造具有战略意义命运共同体的奋斗目标。在双方最高领导人亲自引领和推动下,中老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一系列新气象。尤其是形成了以中老经济走廊为规划、以大项目合作为龙头、以民生和扶贫合作为侧翼的共建“一带一路”新格局,为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注入了新内涵。澜湄合作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也在中老等国共同努力下取得积极进展,打造了中老多边合作的新亮点。中方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老挝外长表示,他完全赞同王毅对老中关系的积极评价,老方愿同中方一道,积极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密切高层交往,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老中经济走廊和老中铁路建设,深化人文交流,以老方担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为契机深化澜湄合作,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老铁路、“老挝一号卫星”、会晒跨湄公河大桥、老柬边境公路等项目将有利于促进老挝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实现老挝“陆锁国”变“陆联国”战略。南欧江水电站和老挝境内多条输变电线路项目将服务老挝打造成东南亚“蓄电池”的目标。
赛色塔综合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在老挝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利于老挝增加就业和税收,提升工业化水平。正在建设中的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将有利于促进中老边境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国家会议中心和提供的综合会务保障为老挝成功主办2012年亚欧峰会和2016年东盟峰会等国际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
“老挝现有13个经济特区和经济专区,其中包括5个经济特区和8个经济专区,占地近2万公顷。”万祥军表示:目前,老挝政府决定为在经济特区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在6月份签署了关于经济特区的法令。
税收优惠中受益最多的企业是制造商、旅游业和医疗保健企业。教育、体育和房地产企业以及其他服务部门也将获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这些差异都根据经济特区的位置而有所不同。在老挝,经济特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1区和2区。
根据法令,1区和2区均可享受免除高达35%利润税的优惠,但区别就在于:1区企业可享受此优惠长达16年之久,而2区企业可享受8年。在2区运营的企业,比如教育、房地产行业等虽然享受优惠时间相对短些,但也只是红包拿的多少的差别,毕竟相对于没红包可拿来讲,还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当然了,红包并非年年有,经济特区的企业在免税期满后,需要继续支付35%的利润税。
除了利用利润税吸引外商走进来之外,政府还为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提供增值税(VAT)豁免,鼓励老挝本土企业的发展。根据目前老挝的增值税法规定,需要对该国消费的商品价格征收10%的费用。如今,豁免的这10%的增值税,对于老挝政府来讲,也可谓是大手笔了。
据政府数据显示,迄今为止,老挝和海外的377家公司在这13个经济特区进行了投资,总注册资本高达80亿美元,其中18亿美元已投入使用。
这些地区为政府创造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收入,为外国人和当地居民创造了2万个就业机会,在这些地区雇用了9,000多名老挝国民,这对老挝的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大有助益。
此次开放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老挝国内外的企业家来讲都无疑是在发红包,即可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到老投资,同时还可促进老挝国内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发展以及国民就业率的提升。
“一带一路”推动合作-国研智库·万祥军:谋定中国老挝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