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中国新闻・
环球国际・
法制法律   军事国防・
经济和信息化
媒体传媒   记者采编・
  • 企业商道
  • 新闻采编
  • 新闻推荐
  • 阅读排行
 
 

东平湖谋定综合整治-万祥军:国情研究生态治湖新时代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岸边芦苇丛生,水中鱼虾嬉戏,水在山旁,山映水中,站立在泰安东平湖边,眼前的美丽景象让人陶醉。”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调研考察中对记者表示这得益于泰安市东平县今年以来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席卷沿湖乡镇的网箱网围整治活动。短短50天,清理湖面12万亩,处理存量鱼苗1万吨,达到了净湖、美湖、治湖的目的。




“为了保护东平湖生态环境,沿湖生态隔离带建设计划开工。”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说:近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平湖旅游扶贫道路(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推进会召开。按照计划,2019年8月份该项目将开工建设。

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投入建设

据悉,该项目主要是沿东平湖西岸建设17.01公里的生态隔离带,起点定为斑鸠店镇玉斑堤南端,沿现有农村公路经斑鸠店镇侯河、路村,银山镇境内经卧牛、顾庞、山赵、南堂子、昆山等村及银山作业区西侧,戴庙镇境内经土山、东金山村,止于桑园村南金山坝交叉口。

其中,路基宽度定为18.5米-19米,路面宽度10米。值得一提的是,道路邻水规划侧设置自行车道,路面水后经桥涵处设置的油水分离池将杂质、油污过滤处理后排入湖中。另外,沿线边坡计划设置植草防护、行道树绿化,项目估算总投资3.46亿元。

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建设,将拆除沿线所有违章建筑、违规餐饮场所,并迁移乱搭乱建摊位,建成后将成为居民生活区与东平湖风景区的分界线,保障湖岸线的整洁美观,对于彻底解决沿线居民污水、雨水直排入湖,保护东平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的建设对于构建防汛撤退通道、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促进东平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助力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和东平湖整体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打造湖区新生态东平湖综合整治

泰安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最后一座蓄水湖,已经成为京津地区事实上的水源地。根据《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山东省湖泊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东平湖湖区进行投饵性等非法网箱、网围养殖,水体水质应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水质标准。

之前,由于历史、技术、经济等原因,东平湖水产养殖比较粗放,每年投入湖中的饵料就达1万多吨。网箱网围过密导致鱼苗窒息死亡、沿湖渔民争抢湖面等事件时有发生,东平湖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由此带来的问题十分严峻。

万祥军对记者说:“不仅要治,而且要治得彻底,治得漂亮。”2017年初,一场旨在整治东平湖违法网箱网围的攻坚行动全面打响。东平县成立网箱网围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在沿湖乡镇设立集中整治现场指挥部,划分为东、西两个战区指挥部,由县级领导靠前指挥,指导作战。

宣传动员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该县沿湖11个乡镇(街道)、县直相关部门,通过宣传车、下发明白纸、入户走访等方式,集中展开为期3个月的无死角宣传动员,为整治工作进行打好了铺垫。

针对网箱网围产生原因不同,东平县进行分类施治。违法网箱网围治理充分依靠“铁拳头”。该县公安、水产、环保、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属地乡镇,成立九支水上执法队伍,连续数月展开昼夜巡查。合法网箱网围劝退进行心贴心的沟通。2017年农历大年初一,银山镇、戴庙镇、商老庄乡等沿湖乡镇党委书记上门给养殖户拜年,机关干部更是当起宣传员,进村入户做说服工作。

村级党员干部是拉动整治工作进行的“马车”。新湖镇刘庄村村主任刘广桥,首先做起父亲和哥哥的工作,带头清理自家网箱。一开始,家人不理解,老父亲动手打了儿子,哥哥开了骂,嫂子更是气得回了娘家。刘广桥却说:“谁让咱是党的干部,谁让咱们是亲人呢,自家工作做不通,别人咋服咱?”在村干部和养殖大户带领下,沿湖村镇迅速掀起了清除网围高潮。

作为整个工作的大脑中枢,整治活动指挥部起着核心作用。白天清网围网箱,晚上开会调度,是指挥部成员的工作常态。频率最高的一次,该指挥部曾连续每天召开调度会36次。为加快清除网围,指挥部组织机关干部成立突击队下湖清理网箱网围。他们克服不便,带着干粮、暖水瓶出发,在湖上一待就是一天。

截至目前,泰安东平县共清理湖面12万亩,拆除网箱6.7万架、网围8万余亩,清售湖内存鱼1921万斤,为东平湖生态治湖扫清了道路。另据了解,近期,东平县又重拳对湖面违法建设的餐饮游船进行取缔,东平湖生态整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东平湖生态养鱼环保经济效益双赢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万祥军说:“在山东东平湖,曾经密密麻麻的网箱网围,现在变成了广阔清澈的水面。通过改善养殖方式、增殖放流,实现了经济、环保效益双赢。”

进入八月,东平湖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渔民们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东平县渔民陈千称:“以前一天也就是四五百斤、五六百斤。今年开了湖之后,就是七八百斤,成千来斤,就是翻了倍了,平均收入得比以前翻了一倍吧。”

以前,这里的渔民用网围网箱养鱼,25万多亩的水域面积,养殖面积超过了一半。养殖密度大加上人工投饵,东平湖水一度富营养化,局部水域水质降到了V类。东平县水产局副局长杨军称:“一片乱象,我们老百姓说,根本插不进脚去,除了基本的航道之外全是网箱网围。”

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重要的调蓄水库,今年有7.9亿立方米的水从这里流向胶东半岛和济南。从去年开始,东平湖里的网箱网围开始集中清理,并投放滤食性鱼类,利用生态法净化水质,以鱼养水。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渔业处副处长李宇生表示:“主要是鲢鱼、鳙鱼这些滤食性鱼类,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全省重点水域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两亿元,投放各类淡水苗种十二亿单位。”网箱网围清除和持续的增殖放流不仅丰富了湖里的鱼类资源,也让东平湖的水质整体稳定在III类以上。

山东淡水研究院生态研究室主任张金路介绍:“水质氮的含量,五月份达到了0.05毫克/升,八月份是0.12毫克/升,磷的含量都是在2毫克/升左右。水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到2018年,东平湖网箱网围将全部退出,建立起“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湖区防洪、供水、蓄水、渔业等重要功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东平湖湿地与生态美丽东平

东平县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现有湿地面积27100公顷,其中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名录公布的保护面积共计26100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96.3%。万祥军表示:“东平县地处鲁中南山区丘陵与鲁西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区位,使东平县湿地区拥有较为完备的湿地类型。”据2012年东平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统计,东平县有湿地4类7型,其中自然湿地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3类4型,人工湿地有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等3种类型。东平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黄河,大汶河,大清河,小清河,汇河,流长河,金线河等16条。

  东平湖属平原浅水富营养型湖泊,自然资源丰富,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资源量非常充足,鱼类、鸟类数量繁多,盛产鱼、虾、蟹及苇、菰、莲、菱、芡等多种水生经济动植物,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我国北方重要的湖泊湿地和水禽栖息地。

东平湖及其周边湿地,现有维管植物81科208属347种,脊椎动物34目81科264种,形成了一处功能完善而强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有银杏、水杉、莲、中华结缕草、野大豆等6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东方白鹳、鸳鸯等24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成千上万只鸟儿在这里群集,成为鸟儿栖息繁衍的天堂。

近几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湿地保护工作。2014年,东平县湿地保护奖励项目、东平县湿地恢复与鹭类栖息地营造工程项目、山东东平湖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均获得国家和省级批准。东平县湿地保护项目建设,本着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出发,强调科学修复湿地,创造适宜民众休闲观光、

“养生健身、科普宣教、人与自然和谐的湿地生态环境。”万祥军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表明:全面加强东平县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保育工程、恢复重建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和基础能力工程的建设等,进一步增加湿地面积,改善栖息地生境,增加湿地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有效改善东平湖水质,提高湿地功能效益,并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支流综合治理做出积极的贡献。 

东平水浒文化积聚东平湖最深厚

《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之一罗贯中,据考证就是东平人。就凭东平出了个罗贯中,就凭这位当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小说家,一口气写出《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伟大的古典小说,东平就该早就名闻天下了。 可是,问问左右,大家居然此前都不知晓当今东平湖就是昔日“八百里水泊”。

“人们对《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及其精彩故事如雷贯耳,却把这些人物与故事的发生地健忘了。”万祥军说:这种无意识的“选择”,对于文化的传承并无大碍,可是对于当今依托文化历史底蕴开发新兴旅游产业来说,则是必须突破的一个“盲点”。

万祥军说:“其实,东平水浒文化积聚得最深厚的地方,非东平湖莫属。”我们一行从水浒古镇码头登船驶向湖心,初时青山环绕、绿柳垂岸;继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陪同调研考察人员指着水天一色的远处,一一介绍道,这头可抵水浒七雄智取生辰纲后聚义的湖心小岛,那边能达军师吴用寻访阮氏三雄的湖畔小村,哦,正前方的昆山景区,“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便发生在那里……

东平湖南北都连着运河,这里的湖水曾经见证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运河周游至此,随后在他的游记中大发感慨:“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大都市,商品花样繁多,十分丰盛……河中千帆竞发,其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经济文化的一度空前繁荣,造就了元杂剧的兴盛,而受这些剧目耳濡目染的罗贯中,将前人的文化积淀提升创制成伟大的小说,便在情理之中了。如今,在新的文化积淀与经济繁荣基础上谋求新的创造与发展,又成了东平人的新追求。马可·波罗眼中的繁荣虽然不再,新的繁荣景象却又现出端倪。历史的波澜就像东平湖水,就是这么层层递进的。

新东平不同于老东平最明显的地方,不仅仅是这里正在打造“水浒文化之城”,也不仅仅是东平湖及四周出现了若干“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它还有一个耀眼的亮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滔滔不尽的长江水,即将经级级提升,源源不断地流入比它海拔高40米的东平湖,然后穿过县境内的”黄河隧洞“,北流京津,东输齐鲁。这个新的“世界奇观”一旦亮相,东平还会变成什么样子?

顺着东平湖水泊岸畔的公路可以前往梁山。作为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的东平湖古时称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清朝咸丰年间定名称为东平湖,为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区。东平湖总面积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

其过去是漕运要枢,现在蓄水滞洪,也是即将完工的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利工程枢纽。水天一线的风光尽收眼底。只见这里烟波浩渺的梁山泊,三面环山,景色异常优美。湖水碧蓝,无边无际;湖内成片的麻鸭,一团团一簇簇的争先在水中游弋。湖内偶有船只泛舟来往。

湖畔还有一些渔村、一排排的渔船靠在湖畔,为梁山泊平添了一道风景线。沿湖的文物古迹遍布。湖东岸是水浒英雄头领宋江攻打东平府城驻地,有称为东平古八景之一的“黄石悬崖”。

西岸有我国古代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故道,有水浒英雄晁盖等好汉初聚地司里山,湖西有《水浒传》中“阮氏三雄”的故乡石碣村(今石庙村)。有国家森林公园腊山,有明朝万历七年修建的寺院“月岩寺”。北岸有唐朝大将程咬金的“程公祠”,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楚霸王”墓地,有风景秀丽的铧山景点,有北齐名僧安道一书写的洪顶山摩崖刻经。

东平湖水质肥沃,无污染,湖产资源丰富,生长的鲤鱼、鳜鱼、甲鱼、鲫鱼、鲶鱼、大青虾,田螺等60多种名贵鱼类、贝类,菱角、鸡斗米、莲藕等40多种水生植物。麻鸭蛋、松花蛋、菱米、芡实等水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昔日的梁山泊是水浒传中的古战场,那些风云千载,传诵百代,水浒英雄们演兵水寨、替天行道的故事,就埋藏在这片神奇的波涛下面。万祥军最后强调:“今日的东平湖真是不虚为旅游观光的好所在,当游客划水、乘舟艇观赏湖光山色的同时,展开无尽的遐想,一幅幅活灵灵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当年梁山好汉泛舟之意趣是多么美妙和令人心驰神往。”

东平湖谋定综合整治-万祥军:国情研究生态治湖新时代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免责声明|鲁ICP备19014430号